首页

万万女王原创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13:53:46 作者:智联万物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在深圳启幕 浏览量:56108

  近日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。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,龙年新春佳节期间,围绕旅游消费、交通运输、灾害事故、食品安全、民风民俗等热点话题的造谣传谣现象较为突出,一些自媒体或恶意杜撰、无中生有,或断章取义、翻炒旧谣,误导公众认知,扰乱社会秩序,影响节日氛围。

  涉春节春运谣言干扰社会秩序。今年“史上最大规模”春运叠加部分地区雨雪冰冻天气影响,道路交通安全及旅游出行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。一些自媒体乘机大做文章,捏造不实信息,如“湖北高速没有铲冰除雪”“高速收费站免费政策‘宽限’半小时”“花钱可走VIP通道提前过海”“购买‘内场票’即可进入文昌发射场内部观看火箭发射”等关乎出行安全或出游便利的谣言,或为赚取流量或为诈骗牟利,扰乱群众交通出行秩序。此外,所谓“龙年没有立春是‘寡妇年’,不宜结婚”的谣言,背离了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,纯属迷信说法;“河南多地发生山火”“重庆巴南区界石发生火灾”等谎报火情的谣言流传,有意制造混乱,引发部分群众恐慌。

  食品健康类谣言误导公众认知。新春佳节期间,无论亲友团聚,还是外出旅行,都离不开美食相伴,与此相关的健康误区和饮食禁忌引发关注,一些涉食品安全的伪科普文章也随之冒头。如“头孢配酒一点事没有”“自热米饭是塑料做的”“海鲜与水果同食会引起中毒”等谣言或误区,若广为流传令人信以为真,势必埋下食品安全隐患风险。此外,有自媒体发布“我国无偿献血人数大幅下降”“无偿献血用于血液制品出口”等不实信息,故意带节奏扰乱视听,不仅影响血液采集正常秩序,还引发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误解,威胁患者生命健康,抹黑我国无偿献血政策。

  警惕开年开学季各类社会民生谣言传播。新春伊始,一些网络账号在“春节”“开学”“开工”三个时间节点,传播散布涉婚育、就业、教育、民俗等社会民生热点话题的谣言,渲染社会负面情绪。如“春节后上班第一天X地有民政局遇‘离婚潮’”的谣言,去年就有多地传出,今年又在安徽淮南一民政局“上演”,渲染婚育焦虑;“清华大学‘土木工程专业停招’”谣言,则对“教育改革中的正常专业更新”进行主观臆断和误解误读,引发考生不必要的教育焦虑。

  3月,进入全国两会时间,经济金融、股市房市、教育就业、医疗健康、养老社保等经济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将受到舆论高度关注,需警惕和防范相关谣言和误读。此外,3月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,加之随着新学期开学,学校、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聚集性疫情传染风险增高,医疗健康类谣言亦可能增多。

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,遨游网络,信息万千,须不为杂音噪音所扰,不为传闻谣言所惑,共护清朗网络空间,共迎人间美好春天。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新健康丨河北省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

这不,在节后,燃烧脂肪的健身房也迎来了一波热度小高潮。尤其是这个春节档电影《热辣滚烫》带来的效应,“龙年第一练”不少人已经安排上了。

福建创新打造“艺”游线路产品:“跟着戏曲游福建”

据统计,目前浙江省2000年以前(含)的房屋数有72.12万幢,其中1990年以前(含)的城镇房屋有20.85万幢。建成年份较早的住宅由于建设标准较低,加之失修失管等因素,以往的环境提升改造模式无法解决老旧小区危旧住宅的难题。

中美青少年“春分日”同游

中央组织部、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青年党员律师培训班

与会嘉宾认为,进一步做好国家安全工作,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,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,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、相得益彰。

憨态十足 秦岭大熊猫乐享秋日时光

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、系统性保护是重要基石,推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,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